手机成瘾是乡下的“新问题少年”

2023-03-01 02:49:55  阅读 90 次 评论 0 条

原标题:沉迷手机催生乡村“新问题少年”项目组在中部某村调研时,两个孩子坐在一起看手机短视频。 这个版本的照片全部由被访问的项目小组提供

在中部省的一个村子里,一个女孩子在一个人玩手机。

春节刚过,青少年沉迷智能手机的话题再次引起关注。 武汉大学中国农村管理研究中心夏柱智副教授项目组面向农村留守儿童。 日前,该项目组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中部省份,九成农村儿童长期玩专用手机和长辈手机,其中,约七成儿童用手机看短视频,三分之一用手机玩游戏。

——————————

“在农村,一些中小学留守儿童休假回家后,‘盯着手机不放手’已成为常态。 沉迷于手机已经严重影响了凯丽环球Calerie们的身心健康,有的孩子也因此面临着“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冲击”。 ”该项目组呼吁政府应积极介入,防止严重的手机沉迷作为关注和服务在保护孩子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沉迷于手机低龄化的“仿佛掉在手机上了”

2021年以来,夏柱智项目组先后在河南、湖北、湖南、江西4省共10个县(区)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查显示,中部农村留守儿童比例较高,部分比例超过50%,学校和家长普遍反映手机管理难度较大,但留守儿童群体使用手机管理难度较大。

项目组对河南、湖北、湖南三省九县(简称“三省调查”)中小学生家长进行了留守儿童手机管理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3172份。 调查显示,40.4%的留守儿童有专用手机,49.3%的留守儿童使用长辈手机。

看短视频和玩游戏已成为保护儿童的主要网络娱乐方式,分别占69%、33.1%。 而67.3%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有沉迷于手机的倾向,其中21.3%的父母认为孩子“沉迷于手机,事态变得严重了”。

这项题为《农村留守儿童手机沉迷问题调查与对策建议》的调查显示,随着使用手机的时间增加,上网的年龄提前,这在留守儿童中“有愈演愈烈”。

项目组在贵州省某乡镇中学调查时,发现某留守儿童为了玩游戏连续五天不睡觉。 江西某县一名六年级教师掌握的数据显示,全班学生中,周末在家玩手机超过10个小时的超过一半。

夏柱智的老家在湖北鄂东地区的山村。 令人意外的是,在一次走访中,一名小学六年级的留守儿童已经开始“熬夜”玩手机,放假后经常约同学玩手机游戏一整晚。 据当地小学教师介绍,假期里,很多男学生聚在一起玩手游,一直玩到凌晨两点或三点,第二天起床继续玩。

项目组对湖南、湖北部分乡村中小学进行班级统计后发现,几乎没有“接触过手游”的学生,每天玩2小时以上的占50%以上。

“10-15岁成为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危险年龄段,主要是小学四年级到初三年级。 ”夏柱智介绍。

同时,沉迷手机的现象正在走向低龄化。

在湖北省阳新县枫林镇,项目组走访当地一户人家,看到这家5岁的孩子一直盯着手机屏幕玩游戏,“眼圈发黑,但很精神”。 当被问到擅长什么游戏时,他热情地展示了自己手机的6个游戏APP。

在一些农村地区,项目组仔细观察,四五岁的孩子也能熟练下载和操作手机游戏,滑动屏幕观看短视频。 “这些手机软件对低龄儿童非常有吸引力,进入门槛非常低。 ”

一位家长告诉项目组,现在农村,智能手机对孩子们很有吸引力,只要家里有Wifi (无线网),孩子们放学回家就拿着手机从大门出来,“好像已经掉在手机上了

“游戏大神”比“学习精英”更受追捧

手机成瘾是乡下的“新问题少年”

据夏柱智观察,近五年来,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现象越来越突出。

“首先互联网发展迅速,在很多农村互联网越来越方便。 ”夏柱智注意到,以前在老家安装无线网络的房子很少,有的孩子找个有Wifi的地方,排着队“蹭网”玩手机。 这几年,一些村子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无线网络,很难让留守儿童不接触网络。

其次,家庭管理不善导致留守儿童长时间使用手机。

调查显示,这些家族的祖辈大多没有能力和意识引导留守的孙子辈正确使用手机。 在农村,有些老人必须干农活和其他工作,很难照顾孙子。 一位老人把手机当成“电子保姆”给孙辈玩,对孙辈沉迷手机带来的危害缺乏认识。

“当初,我凯丽钻石团队不知道我在家里安装Wifi是对的还是错的。 ”在鄂西的一个山村,66岁的蔡开梅(化名)陷入了迷茫。

蔡开梅的儿媳妇在国外工作多年,2006年孙子出生后一直和她老伴一起生活。 2018年前,家里没有Wifi,孙子拿着手机去有网的表哥家玩游戏。 因为担心给亲戚家添麻烦,她家也安装了Wifi,之后孙子假期经常在家打手机,临开学前忙作业。 孙子的手机是早上一点两点。 早上起不来,老人就把早餐送到床头,吃午饭或晚饭的时候,孙子也会一边吃一边继续玩游戏。

“这个时代,其他孩子都在用手机。 他玩我们当爷爷奶奶也管不了。 现在的孩子很敏感,我们也不敢管太多,万一出了事,我们也受不了老人的心。 ”。 蔡开梅坦白了。

在湖南省汨罗市的一个乡镇,一位带着孙子的老人告诉项目组,家里安装了摄像头,孩子哭了,“媳妇会问。 如果孙子向母亲告状,事情就会变得复杂,我们对孙子的辛苦就无法表达,矛盾就会产生。”

“父母可以管教孩子,但祖父母往往做不到,有的是祖孙‘隔代父母’,孙子辈行为不当,爷爷奶奶反而会倾向。

向于妥协或纵容。”夏柱智分析说,正是这些原因,导致缺乏约束的留守儿童更加肆无忌惮地畅游在网络当中。

此外,来自同辈的群体示范,也导致“玩手机”在当下的留守儿童中成为一种“新潮流”。

“为了能够合群,留守儿童大多会特别关注身边同辈人关心的事物。”河南省某县一所学校的心理教师告诉课题组,一次现场测验学生们喜欢什么时,班级里的男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游戏”。一些受访教师反映,男生们聚在一起最喜欢讨论的也是手机游戏。

课题组发现,与二三十年前不同,在如今的一些农村中小学,同辈中的“大牛”已不是“学习尖子”,而是“游戏大神”,即游戏技术高超或者拥有很多稀有游戏装备的同学。

手机上瘾导致体质下滑等问题

让蔡开梅无奈的是,因为沉迷手机,原本读小学时在班上名列前茅、全家寄予厚望的孙子,学习成绩一路下滑,中考时只考上了当地的普通高中。这个春节,已经读高二的孙子依旧每天玩手机到深夜,临近开学才赶寒假作业。“不运动,也不爱走亲戚,被大人要求去拜年也是带着手机玩,全家去附近的景点旅游他也不去,就想留在家玩手机。”

这与夏柱智在鄂东老家的观察如出一辙。春节里,夏柱智去拜年,亲戚家十多岁的孩子一直待在卧室玩手机,“也不出来会客”。

“沉迷手机对留守儿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一些孩子体质出现下滑。”课题组了解到,湖北某县一所中学2021年例行体检,初一年级30%的学生视力呈重度不良,初三年级一个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戴眼镜。在附近小学,学生有五六百度近视眼已不是新鲜事。

与之相伴随的是学生体力下降。这个班体育课组织学生引体向上,最多能做两个,普遍一个都拉不上去,“基本没啥臂力”。

值得注意的是,课题组认为,手机游戏包含暴力色彩,一些短视频有软色情等不良内容,会对留守儿童带来严重心理问题。课题组调研了解到,在华中地区的一个山区县,近3年曾发生两起学生因手机被没收而跳楼自杀的极端案例。

在湖南汨罗一所乡镇小学,一位教三年级的教师告诉课题组,一名女学生用爷爷奶奶的手机给在外打工的母亲发信息威胁如果不给她买手机就“自杀”。这名母亲为此专门赶回家处理此事,后不得不将小孩送去治疗网瘾,并留在家专门照看她。

“网络主导下,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与价值观念部分也来源于网络。”课题组调查发现,网络宣传的娱乐化、游戏化价值观念,比如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物质至上拜金攀比等潜移默化影响着留守儿童的“三观”。“在他们看来,网上说的都是对的,现实中的老师和家长什么也不懂。”

湖北某县一名初中教师向课题组介绍,一些学生通过手机建了“网上表白墙”,“这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早恋风气。”

假期里熬夜玩手机,上学时精神不振,成为当下一些乡镇中小学课堂上部分学生的“常态”。

“抗拒正常课堂学习,少数人甚至自我放弃。”课题组调查显示,58.5%的家长认为手机对学习成绩有负面影响,22.6%的家长认为负面影响严重。许多教师向课题组反映,不少学生的学习状态就是“周末回家熬两天,在学校瞌睡、浑浑噩噩‘混’5天,无心向学,这对教学效果造成严重冲击”。

课题组成员易卓分析,这一方面与手机成瘾大量占用留守儿童的课外时间、无心完成作业、影响课堂效率有关,也与“削弱学生的上进心和学习兴趣”有关。“相比需要耐心与复杂逻辑思考的学业任务,手机游戏或短视频通过增加黏性与算法推荐等设计,能让人产生一种即时性的心理满足和消遣感、获得感,从而让少年儿童愈加不愿在学习上多花功夫。”

在湖北省阳新县一所重点高中,夏柱智了解到,一名学生曾以优异成绩进校,在2020年春疫情网课期间迷上手机游戏,返校后因无法再次适应课堂,不得不退学。

在湖北省荆门市某村,课题组一名成员说起00后堂妹也是忧心忡忡。“每次见她都是捧着手机入迷,走到哪里都在玩手机,学习一点不上心。”父母建议她学医,将来考医师资格证,她嫌太辛苦不愿意学。

“大好青春年华沉迷手机,政府及社会各方亟须对这些乡村‘新问题少年’重视起来。”这名课题组成员说道。(朱娟娟雷宇)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本文地址:http://calerie.ziyouea.com/p/1315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凯丽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