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热议的“一块虎皮蛋糕”事件,戳中多少人深到骨子里的隐痛

2023-05-01 12:05:02  阅读 70 次 评论 0 条

作者:小椰子

来源: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

最近,网上有则热帖,引起了很多人的凯丽钻石团队共鸣。

发帖人说,她最好的朋友哭着跟她打电话,仅仅因为一块虎皮蛋糕。

图/摄图网

朋友很想吃超市里卖的虎皮蛋糕,16块钱一斤,但她妈妈不允许。她的家境其实没有很差,买一斤蛋糕绰绰有余,但她妈妈就是觉得不值当。

她反复请求,软磨硬泡了一周,还是没能等来妈妈的同意。

一块蛋糕而已,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但帖主的朋友一直生活在这种“被习惯性拒绝”的家庭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她也习惯性地苛待自己:

19岁以后她就没再过过生日,因为觉得特地过生日太浪费了;就连买蛋糕都是买植物奶油的水果蛋糕,因为觉得动物奶油的太贵了,不值得。

“不值得”三个字让帖主深有感触,因为她从小也听多了父母的这种说辞,凡事都以省钱为第一要义,享受就代表浪费。

无形之中,仿佛总有个声音告诉她:你不值得太好的东西,不可以大手大脚,你只配选择最便宜的。

其实,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我Calerie们可以看到,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他美商凯丽们并非有意苛待孩子,而是用错了方式,把自己的人生经验简单粗暴地转接到对孩子的这种教育方法上。

比如,很多家长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长大的,觉得苦难造就了他们勤俭、节约、会吃苦的好品质,所以一味压制孩子的物欲。

但如果家长们一味强调“苦”,不能把握好分寸,那么“苦”于孩子本身未必是件好事。孩子经历的很多痛苦根本毫无意义,还会给孩子留下深远的阴影。

在这种教育观念下长大的孩子,会对“享乐”抱有一种负罪感,以及深到骨子里的不自信。

图/CC0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提问的家长就是典型中的典型。

他说:

“儿子每天坐两个多小时公交车上下学,我想让他吃点苦作为宝贵的锻炼。怎样才能让他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呢?”

他的儿子才刚上初中,学校离家的距离,坐公交车单程需要足足2个小时。

全网热议的“一块虎皮蛋糕”事件,戳中多少人深到骨子里的隐痛

每天要花4小时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儿子会抱怨简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这些情理之中的抱怨,在家长的嘴里则变成了“不算远”“想锻炼他吃苦耐劳精神”。家长甚至觉得,儿子不理解自己的用心良苦,还以自己曾经步行上学的经历教育儿子。

图/CC0

王小波曾说:

“人是一种会骗自己的动物,我们吃了很多无益的苦,虚掷了不少年华,所以有人就想说,这种经历是崇高的。”

显然,这位家长让孩子吃的,就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苦”。

每天牺牲了4小时毫无意义的时间,除了折磨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究竟能锻炼出孩子什么样的品质?拿这些时间用来补觉、学习、运动不是更好吗?

评论区里点赞最高的回答,一针见血地说出了这位家长的问题所在: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问题是,什么叫苦?

认准一个目标,不管别人如何怀疑、否定、讥讽,自己从不放弃,从不动摇,咬牙坚持,这种叫苦。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参加没有意义的社交活动,不做没有价值的消费,坚持自律,坚持向前。

这种苦,会让人变得越来越强大,吃这种苦,才有意义。

深以为然。很多家长的问题,就在于错误地定义了吃苦的价值。

真正有价值的“苦”,是一个人为了达成目标,不惜排除万难、熬住寂寞,自发地甘愿忍受的“苦”。

而毫无意义的“苦”,根本不会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到任何作用,痛苦就是痛苦,不会变成茁壮成长的沃土。

家长盲目让孩子“吃苦”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会让很多孩子在长大后,“报复性补偿”自己童年缺失的快乐。

前几天,就有这样一个话题上了热搜:大家都有过哪些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

评论区里,2万多条评论,看得人唏嘘不已。

“小时候逼我把心爱的小熊从窗户扔出去,每次想起它都会偷偷掉眼泪。现在我买了一屋子像它的小熊,个个像它,个个不是它。”

“小学时候,冬天只有一件秋衣一件毛衣穿,上课坐在窗边冷得发抖,现在疯狂爱买厚厚的衣服。”

“小时候爸妈奉行穷养观念,导致我开始有自己可支配的钱以后就疯狂消费,完全存不下来,物欲非常强烈。”

而童年时期没有接受过盲目吃苦教育的小孩,长大后很少会出现这样的“报复性补偿行为”:

小时候不缺物质,外公极其爱护我,我妈也提醒我买东西就挑好的买,不要瞎买。长大后就越来越朴素,不爱花钱,只买真正需要的东西。

让孩子为了吃苦而吃苦,不仅难以锻炼出美好的品质,反而容易在他们心中种下“匮乏”的种子,以致让孩子在长大后疯狂地给自己补偿。

可是迟到的满足有用吗?

图/《请回答1988》

追求快乐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该一味排斥或随意贬低,而“苦”本身不是作为忍受对象的,加以恰当的引导、学会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困难,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希望仍在盲目吃苦,甚至追求“苦难教育”的人,能够明白统计学和心理学上的2个概念。

1.幸存者偏差

“二战”期间,英国军部提出了这样一个研究课题:“在哪个部位安上装甲,能够提高本方飞机的防御能力?”

很多研究人员都提议,在弹孔最密集的机翼部分加上装甲,能够提高飞机的防御能力。

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统计学教授沃德,却在仔细分析之后,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要在弹痕较少的机尾和座舱加强防护,才是降低飞机被击落风险的正确选择!”

为什么?那些平安返回的轰炸机,机尾和座舱受到攻击少,并非因为它们不易受到攻击。

而恰恰是因为,这两个部位遭受到严重攻击的飞机,多数都没能成功返回。

这就是统计学上的“幸存者偏差”:仅仅依靠幸存者做出判断是不科学的,那些被忽视了的非幸存者才是关键。

追求打击教育、苦难教育的人,常常会拿一些名人做例子,却忽视了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在那些功成名就的人的背后,还有很多因为方法或分寸不当而受到伤害、没有成功的人。

2.内在动机

所谓的内在动机,指的就是:你做这件事的驱动力来自你的内心,而不是外部的奖励或要求。

自我决定理论提出,如果人做某件事能同时满足自主的需要、胜任的需要以及归属的需要,那么他就比较容易孕育出做这件事的内在动机。

比起吃苦,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发掘自己内心真正的兴趣所在。

当他们为了自己的目标,不管多难都咬着牙坚持,主动吃学习的苦、自律的苦、成长的苦,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吃苦”。

很喜欢《活着》中的一段话:

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

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避开。

所以,希望长大和没长大的孩子们都能大方地追求自己想要的,少些难以弥补的遗憾,多些被满足的快乐。

共勉。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本文地址:http://calerie.ziyouea.com/p/1960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凯丽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